近几年,正念成为了心理研究和心理实践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。在其他“宗教”、“灵修”领域的大师们的热炒下,正念冥想开始成为了“包治百病”的灵药。
实际上,关于心理学上的“正念”,有一些事实应该要理清楚。
一个常见的问题是,人们总是习惯于活在过去或者畅想将来,却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,一直拖延。
心理学上,“正念”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,它吸取了中国禅宗、印度瑜伽的一些理念,但已经进行了深度改造。不是说要打坐,或者禅思。
只是要人们静下心来,体验此时、此地、此刻的自己的感受、情绪、想法。
比如“我”坐在这里,正常想的是等下要吃什么,明天要做什么,昨天因为什么事被批评了,心情不好。
“正念”状态应该是,我现在正坐在这里,我能体验到凳子支撑我的身体,我的呼吸很平缓,我的脸上皮肤有些干燥,等等。
关于幸福,心理学有一个专门的学科“积极心理学”来研究。也有很多优秀的成果,比如:
幸福感与你取得的成就无关,因为幸福感是有基线的。有的人平均幸福感就是30分,有的人平均幸福感就有80分。有好事或者不好的事发生时,人们的幸福感曲线会短期内波动,或者增加10分,或者减少10分,但很快又恢复到之前的平均线。
正念训练,可以让人们更加细致和敏感的体验到自己的情绪,从而慢慢的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平均线水平。
正念流行开来之后,正念增强记忆、正念帮助减肥、正念帮助戒烟、戒毒等都开始应用,也被许多人证明了确实有一些效果。
我们在戒毒所访谈,他们就表示,戒毒所给他们用了很多方法,但他们认为“正念”是其中最简单又最有效的一种。
但是,正念最终不能代替行为,能带来改变的只有行动。敏感的反思,能让我们更容易的发现内在动力,但最终还是需要意志力去执行它。
喜欢就关注我们吧!
赛老爷子研究所,我们不仅是心理学的搬运工,还是心理学的研究者。